Hello world!

Welcome to WordPress.com. This is your first post. Edit or delete it and start blogging!

发表在 Uncategorized | 一条评论

MY LITTLE AIRPORT,我们也是这样长大的

从前,有位朋友曾非常喜欢MY LITTLE AIRPORT的《在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后来,她MSN上的音乐变成了《畢業變成失業》,在这个盛夏。
 
Nicole 和阿P要毕业了,他和她也一样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每年七月,都是一个残酷的季节。就跟MLA的这张《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夏天,無法停止抽煙》一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叫做迷惘与失落的东西。
 
告别了第一张的cutie pop,也告别了第二张的Punk和Noise-Pop。这一张碟里出现最多的一种电子幻音——是来自昔日《王菲,关于你的眉》和《白田购物中心》的背景音,也是来自红白街机和GAMEBOY时代的背景音。在大段大段的法文旁白之间,往昔的青葱情怀就如《奇人的離職》诠释的那样,与青涩和骚动告别,也与友情及爱情离别。
 
成长,是告别从前对Gi Gi Leung与柯德莉·夏萍的遐想,开始面对“人大了就要成為工作的奴隸”,而且“搵份工仲難過搵老公”的现实。
 
即使《我愛官恩娜,都不及愛你的哨牙》里还带着一点旧日的甜蜜,但自《马田的心事》之后,这两位步出校园的文艺少年已经蜕变为闷骚而自闭的文艺青年了,一如从前那位名叫Frankie的落寞友人。
 
带着一点点自恋的稚气,nicole的惆怅声线底下,这样一拨涉世未深的社会“新鲜人”,在所谓的工业化主流面前,显得是那样的倔强而敏感(indie悲歌),黯淡而迷乱(让我搭一班会爆炸的飞机),甚至连在《和陈五msn》及《japan實瓜》 《毕业等于失业》那样的黑色幽默自嘲 都带上了一种无根的感觉。 
 
也许在这一代人的眼中, 信仰是微不足道的东西。所以,从在《荔枝角公园》的告别开始,“這個世界已沒有將來”。在《indie悲歌》中孤独前行,在《让我搭一班会爆炸的飞机》里拥抱死亡,在《dolly and bb will not wake up any more》的FOLK SONG自怜,独舔哀伤。他们是“香港最後一群缺乏社交技巧的詩人”,他们是极度自我而孤独的一群“宅男”“宅女”。活在上世纪“跨掉的一代”荣耀下的他们,无法复制Serge Gainsbourg和Jane Birkin这对法国天才音乐情侣的销魂传奇,只能以“美孚根斯堡與白田珍寶金” 自慰,在屋村、公园、地铁站间送別所有成長的記憶。
 
越坚持的偏执,越多宿命的反讽。当天星与皇后的集体回忆遭遇割裂,当《前程锦绣》从旧版的“小小苦楚等于激励”衍变为新版的“不想唱励志歌,剩低一首挽歌”,没有什么,比MLA的这张碟更能体现这个中产崩溃,两极分化的“下流社会”里,那样无所归依的新一代,那样天真而又绝望的青春了。
 
没有天长地久,除了活在当下。不管是絮絮断断诗朗诵的Nicole,还是在管风琴卡农里发白日梦的阿P,青春的盛夏总要离去。一如蜕壳前的秋蝉,鸣吟在世纪末的残阳外。
 
黄昏的荔枝角公園,时间已到,只得离别。
 
蜕壳中的青春,就像专辑最后《my little k and j 》里的Kate和Jane一样,都是个体化社会下那孤独的一群。五弦琴下的Kate终于不再是个小女孩,我的朋友也终于暂时脱离失业大军,每天“在动物园南门加班才是正经事”。
  
那些遥远而蹉跎的盛夏,那些成长记忆中的米格尔街,那些在路上的“POLLUTED GENERATION”,我们都是这样挣扎着长大的。
 
和My Little Airport们一起长大。
发表在 闲言絮隅 | 7条评论

这一路走来,爱似林一峰

旅途上的林一峰:“The best is yet to come”
作者:邮差100 提交日期:2006-11-19 3:48:00
引:到了這張《你今日拯救左地球未呀﹖》,林一峰正式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界一線頂級音樂人/創作歌手,他令香港樂壇再一次驕傲地立於台灣與中國樂壇中間。讓我保守點說﹕林一峰即使未能勝過中、台最頂尖創作人,他起碼已躋身於華語流行音樂最出色的一線位置了。之前的林一峰其實已經非常好,不過你仍可說他比較另類,口味比較偏鋒,影響力較為局限。但到了這《你今日拯救左地球未呀﹖》,林一峰去得較主流,他歌曲的主題更貼近大眾了,而美妙的是林一峰並沒有因而失去他的感性和觸覺,他仍然是這麼細膩和動人,甚至比以前更能觸動人心。林一峰有著林夕、謝立文、五月天阿信的感性,有對生命欷歔的特別敏銳反應,他將中文流行音樂帶到我們最脆弱的心底中,而且還能搞搞笑。——明周 谭杰宏
  ———————————————————    
记得,最初遇见林一峰的时候,并不在那首《遇见》,而是在旅途上。
      
那时候,刚刚动身要去MACAU这个海滨小城的我,随身只带了一张新碟——林一峰的《一個人在途上》。其实,当时已经听过他的名字,一个连续两年在传媒大奖上拿最佳民谣歌手的人。但也许,我那时只是因为,这张碟的名字,看起来很适合一个人在未知的旅途上消遣。
      
很干净的吉他,很干净的声音,但我只记得那最后的一首《今天應該更高興》,其他的时候,我都睡着了。也许,这种恬静的歌,是很适合放在床头听。于是,就去听了《雪糕車》……不过,更精致的感觉,还是来自《遊樂》,那一段到处留情的旅途。也许,因为我自己,也同样在旅途上。
      
那一年,也许我和很多人一样,都仍未从一段黑色的记忆中走出来。每个城市,其实都有一些伤心的往事,破碎的回忆。正如那年的《无间道》中所形容的最坏的时代,正在某个城市的夜空上演。该走的,不该走的,都在一一远离,一一别去。那一个年代,终结在十一月二十四日这天。然后,所有的人都在怀疑香港流行曲的未来,正如他们看不到面前这座城市的未来。但某一天,我在《都市日报》里看到了一篇依然坚信“今天应该更高兴”的专栏,是来自一峰的“香江人语”。他在反思自己,也在反思同行如林夕们的词作。这些年来,是否欠缺了一种“苍生之情”?当然,他并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今年七月,他才和好友彭浩翔从非洲的乐施会活动中归来。而这也许是他“三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次旅行”,他把虛榮都留在香港,而做了更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
      
而在此之前,旅途上的林一峰,其实已经在慢慢蜕变和学习,和香港这座城市一样,每天都在反思,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增值。回忆固然美好,但必须发生都发生了,全部都已不可怕。我们仍能好好活下来。达明若听到这歌,也应该记得当年为了大家全情投入过,今天应该学会让自己练习对镜微笑。明了为何要珍惜身边所爱。很多时候,也许我们已经沉浸在太多的“小我”当中,太多的自怨自怜,忘了外面的世界还有多大,忘了自己的旅途本还可以走的更远。
      
当然,旅途对于他来说,也许并不只是感悟而已。重回布拉格,虽然下一站永不知道,但仍可学习去感激得到过的。親睹非洲的屍橫遍野,和当地人捍衛自己文化的尊嚴,又可以令他开始身体力行,珍惜身边的榕树、钟楼,与海豚,珍惜身边的城市和生灵。也许,每行一步,每走一处都可以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聆听和感谢生命的机会。人有很多时候,呆在原点反看不清自己。离开了,反看得更清晰,反学得更宽容。离开,本是为了回来。回到这一座熟悉而又陌生的K歌之城。
      
作为一个独立的民谣歌手,他并不喜欢K歌,也不喜欢变得过于商业媚俗:“卡拉OK有它的市場,是民生的一部分。但如果可以選擇,我更希望歌迷聽我唱,好過學了首歌後自己唱。其實某程度上,卡拉OK是救返香港音樂但同時亦殺死香港音樂。”明知作為一位獨立歌手,所行的路註定較其他歌手辛苦,但他依然选择这样的坚持。单纯,而又固执。
    
单纯源自他对音乐的热爱,从二十年前的一把结他开始音乐生涯,直至今天,依然是“一人一结他”登台做LIVE。固执同样是因为对音乐的至诚,每一次做专辑都要做概念,也不理会市场是否能理解这样的苦心。甚至願意花兩年時間去籌備一張费力不讨好的英文專輯《Camping》。正如潘迪华姐姐所言,“林一峰真的是一位全心全力為音樂而努力的年輕人。”就如他自己所唱的“永远有不妥协伤口”“这生命注定过得不易”。
    
但也许,早在二十年前他在母亲面前坚持要捡回那把被扔掉的吉他时,林一峰这位屋村少年,就已经选择把这样对音乐单纯而又固执的热诚,作为自己未来旅途的一个注脚了。
      
“回頭看看,原來一些想法和一把結他,就可以把一個人帶到那麼遠。”离别再上路,不管远或近,总有一些人,永远在路上。旅途上的林一峰,最好的尚未来临。
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    
“如果一切存在的事物人物都有一個目的的話,當你下次很沮喪很低落認為自己是失敗者時,不妨想想“若有人看見我他們一定會開心些,起碼他們會慶幸自己不是我“有人因你而笑,於是世界變得更美妙….”《隨身聽,隨心唱》
      
“我們並沒有資格施捨,只能幫助;我們並不是想世上每個人也擁有一部手機或學位,只能希望每個人也能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貧窮不會消失,但價值觀可改變。2006年7月13日,我寫下了兩首有關這次探訪的歌,應該改變不了世界,卻改變了我看這世界的方法。”《三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次旅行》
      
“從前我最討厭的便是休息,但現在會讓自己休息一下。因30歲後,我才發現時間是不會浪費,每一分每一秒,你都會有事情進行,包括了休息。” ——林一峰
后记:2007年2月17日 补录在林一峰《思生活》上架之际
发表在 音乐 | 9条评论

杨千嬅:得到的才是最好的

杨千嬅:平凡女子的香港轨迹
作者:邮差100 提交日期:2006-12-25 17:59:00 | 访问量:241

这个叫杨千嬅的女子,一直以来,都是那么一个平凡女子。从十多年前的新秀歌唱大赛出道,到出碟,再到拍电影。她的演技不算好,声线也很一般。一直以来,总是见她非常努力,却留不下很深刻的印象。只知道她恋爱了,又失恋了;拿奖了,又一无所有了。终于,在这一年的年底,她在几乎没有什么宣传之下出了这张新碟《UNLIMITED》。

这是她在旧公司的最后一张碟,也是她自《电光幻影》以来最好的一张大碟。许多人都曾以为《电光幻影》中的那个她,与背后的那一个林夕,已经无法自我超越。但这一次,他们走过了那座旧日之山丘。深受亦舒影响的林夕在号称《电光幻影II》的《水月镜花》终于洞破《电光幻影》中的无常。从王菲的《约定》到彭铃的《一枝花》,从《开到茶蘼》到《要多美丽有多美丽》,一路兜兜转转借用过这么多师太旧作,其实亦舒早就说过:“开头总以为是世界末日,后来,才发觉不过是失恋。”

作为现代都市职业女性代言人的亦舒,也许是字字残酷,却入骨的。但并非所有的平凡女子都能理解到这一点。也许,在沧桑历遍之后,才会感受得到。一如今年上半年的梁咏琪,下半年的杨千嬅。或者,还有她们身后的林夕。《亦舒说》和《她成功了他没有》说的都是反童话的现实。但后面叙述的那个故事,更加透彻入心。当然,也可以视为编曲的CY KONG善于烘托气氛,但他在《毅行》中的电子合成效果,却又觉有些过火。反不及其在《我只能跳舞》中以小提琴划出的圆舞曲感觉来得舞意盎然。某一瞬间,曾因而怀念起陈辉阳的《黑暗中漫舞》,只是,这张碟里。在《我的生存之道》中的“夕阳”组合,却已相见不如怀念。

还是亦舒曾教过的,“成长的第一步,是要熟习失望。”山顶的《芬梨道上》,讲述的当然不止谐音的分离而已。从那俯瞰下去的这个港口,这十年来的盛世变迁,才是路上每位路人心中的那份情意结。这十年光景,从一个平凡少女到成熟白领,也是杨千嬅们的变迁。亦舒和杨千嬅,其实书写的,同样都是这个港口里那些写字楼女性的人生轨迹。九七至今,海景变幻,太平山顶的豪宅,施勳道上的富貴终究尽化浮雲。《芬梨道上》有不变的于逸堯,不变的林夕,但已不是当初的那个杨千嬅。从《冬天的故事》和《杨千嬅》一路走来,如今这张《UNLIMITED》里的ERIC KWOK、蓝奕邦、周国贤,同样值得珍惜。人不应只是怀念,即使玫瑰和家明早已不再相爱。

《圆舞》中说:从小就应知道,得到的才是最好的。

“变幻原是永恒”其实霑叔在三十年前,就已经写过了.但林夕用了十年时间,终于在《水月镜花》中领悟到“無常才是真燦爛/動人在變幻 ”,也同样值得庆贺。对于一个词人,也许这是悟道;对于一个歌手,也许这是成长;对于一个城市,也许这是重生。与其缅怀过去,不如在变幻中重新认识自己,把握将来。

杨千嬅十年,一如港人十年。工作,升职,跳槽,恋爱,失恋,再重头开始。平平凡凡,而又兢兢业业。只靠了心口一个勇字拼搏到头。也许,还要继续搏杀到下一个十年。努力将来,其实是最好的结语。

“忘掉一切,努力将来。”——亦舒《红尘》
================================
PS:THX TO 妹头 :)
 MERRY CHRISTMAS!
发表在 音乐 | 5条评论

香港最CAMP之妖人妖碟

今年香港有两个不算新人的“新人”出碟,但一出手即惊世骇俗。对于这两个妖怪级的奇才,我觉得只能让他们并列接受致敬。
 
《补习之迷恋》
 
首先说的是陈浩峰这张碟,虽说是作为《孔巨基》的原声碟,但其整个脉络概念已经非常完整。而继罗文当年那张革命性的《孔子曰》之后再次把孔子的《论语》引入粤语音乐,既在批判香港短视儿戏的教育制度,也在批判K歌化泛滥的香港娱乐圈,其矛头直指整个香港社会平面化肤浅化的生活态度。
这边厢《补习之迷恋》和《孔巨基》才嘲讽完香港社会的补习社文化和通识教育,那边厢又见他在《礼与非礼》中揶揄互联网文化,在《孔子陪住你》中揶揄全球化的迪士尼。
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那首长达11分钟的《唱K回忆录》,陈浩峰爵士继《香港挽歌》之后再次玩转香港流行K歌。而这一次他不仅是要把讽刺的对象局限于香港娱乐圈,而是通过一个唱K少年的往事回顾,展现整个香港社会的十年“娱乐至死”历程。陈浩峰和他背后的進念担忧的是这一座K歌之城,担忧着这样浮躁的娱乐教育文化之下,那些由“K歌养大”的少年们。
这并不只是一张恶搞的专辑,陈浩峰是香港在罗文和张国荣之后最能演绎出“CAMP”这一个词的人,同样,这也是一张“CAMP”味十足的碟。只是一路听来,震撼背后,是一声长叹。
 
《万世歌王》
 
詹瑞文这张脱胎自林奕华同名舞台剧的原声碟同样是把批判矛头直指香港流行乐坛,准确地说,是直指“只有娱乐,没有音乐”的香港K歌坛。而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被誉为“香港舞台剧之王”的詹瑞文除了搞笑之外还有这么一身好歌喉,一个人分饰数角,用流行曲本身来表现这个流行乐坛的芸芸众生相。
《万世歌王》中的詹SIR几乎无所不能,在《卡门之冲冻水凉版》中仿效歌剧美声唱腔,在《新香港地》中又仿效陈冠希式的半洋番RAP,在《难为正邪定分界》中更一人以两个不同声部演绎凡人与魔鬼之间的对话。最惊喜无比的是《奋斗歌之上海滩版》,有RAP,有八十年代时代曲,有《将进酒》深情朗诵,有林敏聪式的搞笑电台MIX,而民乐与电子交相混杂的背景音乐,演绎的正是这个五光十色的娱乐圈血泪史,也是这座浮华都市背后的乱世色谱。詹瑞文唱出的《新香港地》,不是陈少琪所想共勉的香港同根,而是一个在价值迷失中自我解构的分众社会。他批评的不止是流行曲的价值和空间,其实也想在为这个迷途羔羊重新找回那个自己。正如他在那首没有谱词的主题曲中所说的那个故事,人该如何“BE YOURSELF”,那个最初的自己。
没唱出来的歌,也许唱的不仅是自己第一首歌,问的也不仅是香港……
——————————————————
至于一向以"妖"著称的黄耀明,这回则有点走火入魔了:
《若水》
若水中的明哥玩起了欧洲意念,仿佛转身步进哥特古堡的一片暗黑之中,连其唱腔都真的在《咏叹调》中仿效花腔颤叹。周耀辉依然担负起了主要概念的诠释工作,而林夕则在四大皆空与永恒之间点睛。从他们的词章到蔡德才、梁基爵的编曲,都极尽华丽之能事,仿佛专辑中所筑是身在另一空间。只不过,这样的剑走偏锋实在太容易令人听觉疲劳了,相比起《信望爱》和《我的二十一世纪》的黄耀明,少了一点可供咀嚼的隽永。
当然,来自周迅和JOEY的客串还是可以令人耳前一亮的,周迅的粤语唱腔很有莫文蔚的感觉,完全抢去明哥风头。而明哥自己,最耐听的演绎,还是全碟中最明亮的《早餐派》。那类似“过日辰”的错觉,不禁令人怀念起何秀萍和进念其他成员。“几多信仰今天已不再绝对,你又老了几岁……”

发表在 音乐 | 一条评论

What’s going on?—一切发展尚待

相信很多人自从听了EASON年初的EP《LIFE CONTINUES》之后,都会对他的大碟非常有期待。确实,《U87》这样的高度,对于零五年的香港乐坛已经是一大惊喜,在紧接下来的《怎么样》和《LIFE CONTINUES》,依然可以承接自如,这样密集而精致,也许只有EASON可以做得到。然而,正当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会继续这样的“LIFE CONTINUES”下去的时候,他忽然转身了。
 
在他新出炉的大碟《WHAT‘S GOING ON》里,暂别ERCK KWOK的他,除了和老搭档C.Y.KONG合作之外,增加了Davy Chan和Hardpack这样的原香港地下音乐人。同样地,也增加了不少BAND ROCK元素。但大碟的主旨,却并不走这样的反高潮路线,而是从一开头就想走一种新艺宝所非常熟悉的复古华美贵族流。虽然连EASON自己都放风话新歌会带点“张国荣+王菲”味道,甚至有朋友会在碟中听出很浓厚的CAMP气息。但坦白说,即使他们的监制是同一个梁荣骏,却依然可以听出他们本质中的不同。
 
CY和梁翘柏,都分别和他们三个合作过,但华丽与靡丽,迷离与迷乱,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裙下之臣》虽然华丽,却更多的是一种“浮夸”式的热炽,而并不像那种“滴汗”式的性感玩味。即使EASON在《最后的嬉皮士》中高呼“迷幻岁月继续,太实际不可爱”,但对于他这样的新好男人来说,阿飞正传的那些岁月已经成为历史。阿柏刻意营造的七十年代电声风格,那样的老式摇滚,也许只能和Marvin Gaye一起停留在1984的记忆里。黑泽明与白玫瑰,营造的古典氛围也许只能满足部分怀旧的看客,但实质上,这并非陈奕迅与王双骏当年的《1874》重现,WYMAN的“反高潮”也不是林夕当年的“大热”“寓言”。因此,在《落花流水》之后再看他的《解药》,完全是在走回头路。《WHAT‘S GOING ON》中的黄伟文,至少比《LIFE CONTINUES》和《U87》中的黄伟文退了一格。
 
而另一个伟文,最后的贵族林夕,这次倒没有真的把EASON当成LESLIE或FAYE。也许弦乐质底的主打歌《富士山下》里是很有《守望麦田》中那种支离破碎的辞风,但这样的雪中情怀,并没有《再见二丁目》和《下一站天国》那么沁人心扉。倒是《不如不见》里承接《明年今日》的十年故事,在平淡之中叙述,却牵起许多关于沧桑的唏嘘。所有象EASON那样的“三字头”,故事大抵如此,一如林海峰的《新浪漫》。只是林夕这次填得最有哲理的《黑择明》,相比起去年的《夕阳无限好》和今年的《天水围城》与《画意》,总觉有些意犹未竟的感觉。但很明显,这样的词,只可能属于活在香港当下的中年男子陈奕迅。在《伤城〉上演之时,由EASON来劝勉芝C菇B,“这时期演伤心戏/戏烂人未死”。也许,他是最适合的疗伤人选。
而陈奕迅,从过去十年以来都一直是香港中产心声的抒写代表。他的本质,是非常主流大众的,尽管有时也会兼顾一下小众。但他并非只得中环写字楼上的西装那一面,他同样可以有茶餐厅大排档的那一面。因此,在他自己参与制作的《心深伤透》劲ROCK发泄之余,在《天公地道》中,他又做了一把草根励志。也许是这样的复杂个性,令到他的这张碟着实难以捉摸。那个华星的黄金年代,陈奕迅已经不可能单纯以贵族或草根来归类。何况如今,正是这个多重特质的他,才成为当下最受港人共鸣的一个歌者。
 
WHAT’S GOING ON?这不应被视为一种怀旧而已,CY、阿柏和陈小霞,并未真的令人怀念起谁;这也远未达到对Marvin Gaye的那张同名经典致敬的高度,Davy Chan和Hardpack,同样未能让人一曲难忘。这或许只是EASON在一个转型的十字路口前自我发问而已。因此,这张碟的概念不足与缺乏平衡,应该视作新老班底之间尚在磨合的一个体现。没有ERIC KWOK经典入心的《最佳损友》和《落花流水》,曾打造过何超仪和谢安琪这两位今年最猛女歌手的Davy Chan和周博贤,会否成为EASON未来的新方向?一切仍待观察。也许,对于一路听他歌成长的人,他的改变确实有着不寻常的意义。碟中最后一首歌,是这么写的,“现时大了/那种心跳难重演/极爆裂场面想再遇/确实靠天意”《粤语残片》。
发表在 音乐 | 2条评论

从来晚节不保 从来不可终老

      今天是一个很奇怪的日子,每年今日都会特别怀旧。
手机里存下的信,居然可以翻到前年这天。
——尘封的记忆。

前年我在俾利喇,去年我在将军街,今年我在葵树庙……
明天,不知我会在记忆中的哪一张床上醒来。

原来我哪都走不出,哪都去不了,也回不了。
原来我是没有过去,也看不到未来的人。

大前年在一起的人,今已无音讯;
前年的看不见去年,去年的RAIN先生熬不过今年。
——如何愿又生愿,如何源源不绝

这个刹那宇宙拒绝永久,世事无常谁看透?
没有终老的途人,甚至走不过一年的路……

所有的景况变迁都是别离
谁计算这晚节不保,一眨眼已老;
       ——这样就一年了。又一年了。

从来生日就是死期
从来天国就是地狱
从来不可终老……
2006/11/17  06:52
发表在 闲言絮隅 | 一条评论

《演奏厅II》——香港情怀,浪子回归

《演奏厅II》 ---香港情怀,浪子回归

所有的大城市,都会有着属于它的小故事,正如香港;所有的流行曲,总不可避免地折射出它流行的这个时代,正如今年的《KSUS2》和《IN THE NAME OF》。或者,也包括这一张《演奏厅II》。

在去年,李克勤推出的《演奏厅I》,虽然糅合了韩风与中乐甚至现场LIVE等一连串概念,但充其量只能视为一张原唱发烧碟而已。作为一个精叻“香港仔”,克勤固然不乏诚意和创意,但内涵与形式的脱节也被人诟病为“水沟油,沟晤埋”。只是好听,没有共鸣。而这一次的《演奏厅II》,因着幕后陈少琪、林夕、黄伟文的出色词作,再加上老班底金培达和赵增熹的水准表现,“香港仔”李克勤终于可以交出一份下半年最具香港情怀的功课。

主打歌《天水*围城》,也许会是林夕今年最深刻的警世语录。天水围这一个香港边缘屋村,其遭遇又和眼下这个“夕阳无限好”的K歌之城何其相似?“要见步行步,无车票又怎去觅去路”语带双关,既讥讽天水围被人为隔绝的现状,又在忧心围城外这座城市的前途。当年写《赤子》和《飞车》的那个林夕,一点点的逐渐回归,回归现实,回归香港。

香城浪子,放逐多年,总要回家。还记得李峻一去年在《无赖》中对中年男人悔悟的刻画,而他在这里,干脆在《肉麻》为住家男叫好,在《一场兄弟》里讴歌没有功利的友情。为何浪子需要回归家庭与本土?十年沧桑,大时代动荡背后,一个城市从繁华跌到谷底,然后再在涅盘中重生,就像监制的陈少琪自己在《时代广场》里追溯时代与个人的变迁那样,即使当年美梦已成过去,但只要一家几口还在,总归是笑中有泪的回忆。这同样也是WYMAN在《PARIS HILTON》所表达的,“再不好/但是到底/也是我家。”这个大城市,这些小人物,这些平民区里的一对对“公主太子”们,不管经历过多少天水围般的隔阂,或是“情比纸薄”的冷落。但他们终究像对《九龙皇后》的承诺那样,放弃了“移民到外国”的特权。道理很简单,“始终一句, 喜欢我家。”

《演奏厅II》,或许可以改个名字叫《香港家书》了。乐评人DOSSS以前说李克勤是“百份百無雜質的精叻香港仔典範”,因为《演奏厅I》识包装时又识看准市场感觉。而到了这一张《演奏厅II》里,你干脆可以看到克勤的夫子自道《香港仔》了。“香港仔”既是地名,又是人名,陈少琪继《香港地》中以“同热爱这片土地”而励志之后,这回更以笔锋北指,代“香港仔”找出路了。出路究竟何在,《演奏厅I、II》确是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但是,动则百万制作的专辑,香港只有一个环球,只有一个李克勤而已。而克勤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唱歌专业户,也并非其他歌手可以仿效得来。

霍英东老先生从前的一篇文章写过“敢于突破,将每个人的个性和积极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个才是“香港仔”的价值所在。香港价值,在于他的独立,自我和创意。《演奏厅》和《香港仔》所揭示的方向,或许是其中之一,但是,对于其他的“香港仔”,其他想在这个市场有一席之地的歌手而言,这并不是全部。唯一值得嘉许的,是他们制作的诚意,他们与这个城市,这个时代所脉搏相通的共鸣。世事如棋,天空海阔,浪子心声,所有没脚的鸟,最后还是会落脚在这片土地上。《演奏厅II》中,额外附送的,最后一首歌,歌名叫做,“仍是老地方”。
发表在 音乐 | 留下评论

《潮骚》:末世重生,下世蓬莱

《潮骚》:末世重生,下世蓬莱

 
听过去年《无非想快乐》的人,大概都会猜测蓝奕邦的新方向会在那里,是“忧郁小生”还是“快乐王子”?而历经一年的洗礼,这个固执自我的音乐才子在新碟《潮骚》里选择了迷幻的电子音乐作为他的新答卷。词作者里,增加了进念的周耀辉、黄伟文,人山人海的陈浩峰,专辑里总似弥漫着一种黄耀明式的靡丽气息。而编曲部分,来自坏碑唇的CHRIS,来自与非门的三少,还有来自当年王菲幕后的Adrian Chan,则为这样的飘渺增添了更多的诡秘元素。
 
相比起他本人的前两张碟,这次有些概念大于内涵的味道。《无非想快乐》中那种特色不明显的缺点,在这里得到改善。专辑的音乐性强了,现实性淡了。更隐晦了,也更注重艺术形式了。从《无非想快乐》始,蓝开始了自己的蜕变,从《快乐王子》到《快乐颂》再到《蓬莱》,从民谣到静态摇滚再到轻节奏电子,蓝奕邦一步步远离“伤城”,开始构筑属于他自己的“迷城”故事。
 
《潮骚》的歌詞概念和《Electric Angel》一样,最主要的构筑者还是周耀輝,“盲年”“蓬莱”“烈”这三部曲多了想像的空間,保持「藍式」思考味道,減少了控訴。尽管“蓬莱”很象是对从前阿SAM那首《何处觅蓬莱》的当代诠释,但周耀辉的词里却有着更多从前达明和王菲的雪泥痕爪。那里有林夕,有陈少琪,也有他自己,旧日的足迹.那时,他们笔下的迷惘夜车,马路天使,那个城市的靡丽浮华,无不洋溢着一种末世情怀。这个零三殇愈的城市,即使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今天,在林夕笔下,在周耀辉笔下,却依然只是一个只谈风月的镀金时代,一个粉饰太平的浮华乱世而已。但在2006年的秋天,随着林夕在《HUMAN我生》中引导KIDULT少年古巨基的重生,周耀辉也在《潮骚》之潮涨篇中配合蓝奕邦,在大时代的壮烈面前,做一个为了理想韬光养晦的麦田守望者,构筑起对这末世变华年的信与望。
 
这样一种自我觉醒,不止是周耀辉,也包括在《潮骚》之潮退篇里李峻一、王贻兴、游思行这些新一代香港词人。在《爸爸今天不回家》中,JASSIE不仅是在质疑父亲的暴力,也是在提醒自己的做人责任心。从后零三的“废城故事”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在告别上一代悲剧的同时,也和王贻兴笔下的“三十不惑”那样,反思自我,寻找新的“浮木”,寻找新的“平行路”。他们和蓝奕邦一样,并非真的“善忘”历史,只是快乐的奥秘在于释怀。即使“蓬莱”并未到相约的“下世”,但只要有“信望爱”之处就是“蓬莱”。这个,才是蓝奕邦的苦心构筑所在。把编曲节奏更改过了的他,骨子里还是一种反思者.疑幻似真的迷离配乐,其实追求的并非表面的奢靡,而是希望描绘出笼罩在真实外的云雾世相。踏入出道第三年的藍奕邦,在演绎的拿捏上進步了,心思更复杂和细腻了,音樂上也更成熟了。
 
潮涨潮退,告别悲情的城市依然迷离。不知蓝奕邦会否记起 阿SAM唱的“原来不必盼蓬莱,蓬莱就是爱”。也许,他和那个城市重生的后零三新一代一样,注定要从这个壮烈时代的凯迪格兰和维园重新出发,寻找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蓬莱”。
发表在 音乐 | 留下评论

浮华乱世的时代曲

歌以咏时——小议华语流行曲的现实诚意

作者:邮差100 提交日期:2006-10-22 1:30:00

之前,记得霑叔一直在概叹粤语流行曲的衰落,和担忧粤语时代曲会就此中落,一蹶不振.但是,至少在现在的这种环境下,我必须说,香港和台湾的音乐和文化环境.还是要比内地要好.不仅是在商业制作的成熟经验上,也包括大时代的氛围上.粤语流行曲只要还可以继续做一首真正的"时代曲"的话,那么,粤语歌就不会死,永远可以在市场上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就跟CEPA永远替代不了粤语电影,替代不了《以和为贵》和《放逐》那样.

以前,SAM的草根情怀可以这么为大众所受落,靠的不只是扮鬼扮马而已.粤语流行曲本身对生活和时代的反映,本身可以勾起大众的心声共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情歌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对于一直伴随着粤语流行曲成长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的那些人,他们需要的,并不只是情歌而已.所以,达明所抒发的歌以咏时.我一直,都非常的尊崇.我也觉得,就流行曲市场,或是粤语歌市场来说.并不只有一种选择这么简单.

这一点,从去年的《U87》,到今年的《KSUS2》.都令我非常的诧异.居然,这种碟,也都可以这么好卖.我想,金牌也好,EEG也好.在今年的歌手推广和专辑概念上的转变.也可能和这个市场有关吧.既然,已经有这么多的网上歌迷对K歌厌烦了.从而全城唱好谢安琪.那么,把专辑做的更成熟一点,更有现实质感一点.也应该可以被市场所接受了.所以,即使是从YOUVIEW那听到LEO可能的转变时,还没有想到他的转型可以去到这么大的幅度.尽管林夕已经期待了很久给点新东西过他了.但这一次,我觉得金牌也足够坚决.当然,今年连EEG也都很坚决了.面对市场,可以坚决改变自己,这也是香港唱片工业的一个优点.而于我来说,至少,百花齐放,大家都用心机了.是件好事.很多时候,听众们还是用耳朵听碟,而不是用眼看那个人是否好看的.

当然,其实香港也好,台湾也好.一直都不缺乏用心的音乐人.有人会妥协,也有人会坚持.选择而言,其实都没有错.他们的INDIE音乐,地下的,街头的,其实都会同样有出色的人和作品.从这个意义上看,AT17也好,CHEER也好.其实并不孤独.即使农夫直到今年才露出一丝拿组合奖的曙光,即使姚中仁当兵回来才在金马奖上为大众所知.但在他们那个圈子和领域里,他们早就已是公认的最优秀者了.小众和大众,日后的分野也许不会是很清晰的了.因为这个市场将日渐细分,各个领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固定群体,固定市场,固定受众.北京的摇滚迷圈子,也许只会记得左小、老崔 、谢天笑、 窦唯这些人,压根不晓得香港CONTON POP的薯条斗杰青,但那并不妨碍两个市场的各自发展.发烧米圈子里的赵鹏、许乐、陈洁丽,也自有他们自己的粉丝群,但这些叔叔伯伯和听名曲满天星的粤语老歌迷们,又有可能各不相交.

只要你真的在这个行内用心去做音乐,就总会有人去跟进.包装固然重要,但包装只能令人知道你,而不能令人真的记住你和爱上你.

说老实话,在很多方面,内地还是需要,继续向香港和台湾那边学习.这么多年了,我觉得华语乐坛最象JOHN LENNEN的,在香港;最象BOB DYLAN的,在台湾.我们内地,也许会有深刻的东西,但还是少了点深沉与广博.“IMAGINE”和“Blowing in the Wind” ,那种可以流传几十年的经典.此岸为何会缺乏.因为,相比起七月的维园和十月的凯迪格兰,我们这里还是少了一些勇气和大气.并且,这种勇并非匹夫之勇的偏激,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意.不能令人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有所共鸣,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又怎么能打动人?

最近才到的陈辉权的《音乐大厨》和我从别的途径那听来的SANSKRIT的新碟,个人觉得可以值得推荐一下.虽然时间是九月份的,但其实很多人还不知道.虽然HUMAN,KSUS2,还有潮骚这些,一张引进版都没有.但是,我还是要说,这些才是今年粤语碟中最出色的.虽然在市面上目前除了翻版之外,基本只能通过别的方法去搞.就象当局根本不允许《鱼说》进来.甚至不允许宣传《鱼说》.但是,这个时代,他们没有办法禁绝里面的每一首单曲为大众所知晓.“天安门我知道,但客人忘记了.”总有一天,《鱼说》的价值,《匆匆》的价值,会被历史所铭记.就象音乐工厂三部曲那样.是的,陈升今年11月过来的时候,我保证,会跟,CHEER过来广州,老罗过来上海,还有胡德夫过来北京时一样.会有人把他的每一首歌都记得一清二楚.

有些时候,象林夕在《使徒行传》,潘源良在《七月之热》里所记下的03七一,象小虫在《红花雨》所讴歌的双十围城一样.总有一些音乐人,他们的勇气与良心,会在那些历史的转折点上迸发出来.提醒大众与社会,乐坛并不是脱离社会,脱离时代的空中楼阁.而这个浮华乱世里的人们,需要的也不只是那些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歌而已.在某一些时候,作为一个人,他需要的精神养料还应有很多,他要担心的,还有很多.可以抚慰他的,也不只是爱情.《爱的太迟》里,有亲情;《愁人节》里,有同情;《情比纸薄》《一场兄弟》里的友情;《天水围城》《屋村故事》里,对一个屋村社区的乡情;《废城故事》里,《夕阳无限好》里,更有着一个城市的悲情.而从“太平洋的风”再到“红花雨”,那已经是家国之情了.并且,不仅是单纯的家国情怀,而是很具体实在的,是关每个人未来饭碗,日子怎么过的一个重要抉择.一个台湾网友说的很好:“小蟲大哥把《紅花雨》寫得比情歌更傳情。它其實沒政治的煙消味。如同你所聽到的感受和溫馨。我們都要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包含家人、愛人、朋友、同事、陌生人,一人一點小力量,讓愛無限漫延……”

忘了03年还是04年的CASH和传媒大奖,最佳填词都是《香港地》,因为"同热爱这片土地,大家刻心铭记" 而今年的最佳填词,我觉得,应该给《红花雨》,因为,"家就在这里"…..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应该出来做这么一些事情.为了自己的权益,也为了自己的义务,更为了自己的饭碗与将来,为了自己的下一代.和老婆就算还可以有情饮水饱,但子女们呢,总要有条好出路,有个好点的环境给到他们吧.流行曲之所以流行,并不仅是在十多二十岁的青年男女中流行才叫流行而已.说实在的,有多现实,有多实际,就可以会有多流行.歌以咏时,假如这歌唱的就是你自己的心声.那能不流行吗?
发表在 书评短写 | 留下评论